创新应用·智联未来,50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即将上演科技盛宴
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的长廊上,一台半人形机器人正挥动机械手指,在钢琴黑白键间灵巧舞动。
《茉莉花》的悠扬旋律流淌而出,引得参会嘉宾纷纷驻足拍摄。这来自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的展示,只是南京机器人产业的冰山一角。
今年12月4日至6日,2025中国(南京)人形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展览会将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。
本次展会以“创新应用·智联未来——共筑人形机器人产业新生态”为主题,预计吸引全球500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供应链展商参与,展览面积达30000平方米。
展开剩余83%南京:机器人产业的创新高地
南京提出打造“机器人之城”的战略目标已初见成效。2025年3月,南京市专门成立机器人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,整合企业、高校与资本资源,全力攻坚机器人产业。
目前,南京已形成覆盖整机制造、关键零部件、系统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条,集聚产业链企业近400家。
其中包括埃斯顿(国产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第一)、汇川技术(年产40万台工业机器人)、亿嘉和(特种机器人领军者)等龙头企业。今年6月举办的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上,29家南京企业集中展示了40余款机器人产品,彰显了这座城市雄厚的产业基础。
政策层面,《南京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25—2027年)》提出明确目标:到2027年,全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将力争超过100亿元,培育5家以上拥有整机量产能力的企业,形成超过50项规模化应用。
展会亮点:前沿技术集体亮相
1. 全产业链技术盛宴
本次展览将设立三大核心展区,展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突破:
核心部件展区:中科硅纪25自由度仿生手将首发亮相,其灵活度比肩特斯拉机器人,成本却显著低于国外竞品,核心部件实现100%国产化。神源生智能研发的六维力传感器也将展出,覆盖百吨级至微克级精密测试,堪称机器人的 “力觉神经”。
整机创新展区:埃斯顿酷卓全栈自研人形机器人将领衔展示,其拥有44个主动自由度,仿生关节精度达0.02mm。集萃智造的电液伺服双足机器人作为国内首款高动态设计产品,将展现中国在“卡脖子”技术上的突破。
场景解决方案专区:天创电子防爆人形机器人“天魁1号”(全球首款达到IIC T6防爆等级认证)将展示其在危险环境作业能力。亿嘉和物流机器人等实战案例也将亮相。
2. 顶尖赛事与思想碰撞
展会期间将举办2025人形机器人拳王争霸赛,全球顶尖机器人将在力量与智慧的巅峰对决中检验技术极限。
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将汇聚院士专家、企业领袖、投资机构,围绕“具身智能算法”、“多模态交互”、“规模化应用”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研讨。
3. 500+应用场景对接
展会将拟发布《南京市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清单》,开放汽车制造、生物医药、社区服务等超500个“机器人+”岗位需求。这些需求涵盖工业制造、安防巡检、交通物流、医疗康养等8大类。
在公共服务领域,南京已开展多项创新试点:秦淮区试点“机器人社区管家”,浦口区打造“长江堤防巡检机器人示范段”,雨花台区布局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网络。
产业生态:南京模式的崛起
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以“工业务实+政策强支撑”的双轮驱动模式,构建全球竞争力。
空间布局:形成“一核多翼”格局,江宁开发区作为工业机器人集聚核心,江北新区、麒麟科创园聚焦人形机器人创新,雨花台区、溧水区等布局场景应用与零部件配套。
资本赋能: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首个直投项目落户埃斯顿酷卓,注资1.3亿元;市级软信母基金同步跟进,为初创企业打通资金瓶颈。多层次资本联动重点支持初创企业与“专精特新”项目。
科研支撑:联合东南大学、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建“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院”,提供仿真测试、中试熟化等公共服务。南京37所高校设立机器人工程专业,为产业输送专业人才。
参与价值:共筑产业未来
参展参会各方将获得多重价值:
技术端:对接中科院、东南大学等科研资源,加速技术成果转化
市场端:切入南京“1+N+1”整机体系,共享工业机器人、特种机器人、人形机器人协同发展红利
政策端:享受专项政策支持,优先纳入“链主”企业培育库
展会基本信息
时间:2025年12月4日-6日
地点:南京国际博览中心(南京市江东中路300号)
主题:创新应用·智联未来——共筑人形机器人产业新生态
指导单位: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、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
主办单位:中展华视(北京)会展有限公司、上海景泓展览有限公司
规模:30000+平米展览面积 | 500家展商 | 10场精品论坛
2025中国(南京)人形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展览会不仅是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,更是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风向标。
南京正以 “技术突破、场景驱动、生态融合” 为核心战略,全力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的 “创新源”“集聚地”与“试验场”。今年12月,让我们共同见证这场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科技革命!
发布于:河南省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